400-123-4567

行业资讯 分类
解读文物故事 播撒文化种子——市博物馆开展“蒲公英服务计划”获半岛体育平台好评发布日期:2025-03-11 10:27:41 浏览次数:

  蛇年春节,兰州市博物馆里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一群身着鲜艳马甲的志愿者们活跃在馆内各处,为参观者提供专业讲解和热情服务。他们如蒲公英般,播撒着历史文化的种子,为兰州市文化建设与传播贡献力量,也为这个传统佳节增添了别样色彩。他们就是兰州市博物馆联合全国14家博物馆招募的“蒲公英”志愿者。

  位于兰州市中心庆阳路的兰州市博物馆,是探索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的理想之地。这里收藏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包括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唐三彩和明代金镶玉分身等,每一件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诉说着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

  博物馆依托于原明代白衣寺塔旧址而建,是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内收藏的文物种类繁多,包括陶器、瓷器、金属、石雕、玉器和纸质文物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马家窑文化为主的彩陶和明清甘肃地方名人书画是这里的特色收藏。

  2025年伊始,兰州市博物馆携手全国14家博物馆,共同开启了“蒲公英服务计划”青少年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1月8日,项目报名通道正式开启,半岛体育网址吸引了众多青少年踊跃参与,最终71名青少年脱颖而出,其中54名投身志愿者讲解服务岗,28名加入志愿者引导服务岗。

  随后,兰州市博物馆精心组织了志愿者服务岗前培训。培训涵盖五大关键环节:深入解读“蒲公英计划”、明确馆内服务岗位职责、详解物料使用规范、规划活动开展流程,并着重强调志愿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培训聚焦志愿服务理念与沟通技巧,全方位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增强团队协作凝聚力。

  “经此培训,志愿者们无论是文化知识储备,还是服务实操技能,都得到显著提升。”兰州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讲解岗志愿者用稚嫩却充满热情的声音,讲述家乡文物故事,让尘封的历史鲜活起来;引导岗志愿者则以微笑和热忱,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营造温馨舒适的观展氛围。”

解读文物故事 播撒文化种子——市博物馆开展“蒲公英服务计划”获半岛体育平台好评(图1)

  今年春节期间,在兰州市博物馆举办的新年系列活动中,“蒲公英”志愿者们化身为文化传承的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文化传播的使命,让更多人自发成为“博物馆里的文化使者”。

  在日常运营中,讲解员与志愿者默契协作,深入展厅各个角落。他们不仅为观众揭开文物背后的神秘面纱,讲述兰州的历史变迁,还在展厅入口、通道等地,引导文明参观、维持秩序,耐心解答观众疑问。同时,积极协助开展各类社教活动,从青少年文化体验到专题讲座,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全力保障活动顺利推进。

  2月2日,大年初五“大明风华之古风集市”活动当天,市博物馆邀请了兰州非遗传承者展示非遗作品。其间,“蒲公英”志愿者们在现场引导观众有序参观非遗展示区,讲解非遗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探宝活动中,志愿者们发放探宝令,协助工作人员设置“宝物”线索,引导观众参与活动;在打卡盖章处,也有志愿者维持秩序,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此次,“蒲公英”志愿服务活动配合兰州市博物馆新年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兰州市博物馆馆长李周明说:“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志愿者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将文化知识传递给更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志愿者们热情周到的服务,提升了公众的体验,为市民游客营造出良好的参观和参与氛围,大大提升了公众在博物馆新年活动中的体验感。”

解读文物故事 播撒文化种子——市博物馆开展“蒲公英服务计划”获半岛体育平台好评(图2)

  8岁的小讲解员余羿辰,来自兰州市城关区。尽管他只有8岁,却早早踏上了讲解之路。他那稚嫩却充满热情的声音,在展厅中回荡,生动地讲述着文物背后的故事。

  “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白衣寺塔……”余羿辰用清晰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向大家讲述着文物上的雕刻技艺、历史背景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观众们围在他身边,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好奇。

  从白衣寺塔馆藏文物到兰州的历史变迁,他都能娓娓道来,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聆听。他眼中闪烁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在将每一个故事里的灵魂都传递给在场的人。周围的观众被他的热情感染,纷纷露出赞许的笑容,不时地点头称赞。

  “每天,我站在展厅外,看着陆续走进博物馆的人们,心中都会涌起一种责任感。”余羿辰说:“因为我的存在,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在这里度过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这便是我投身‘蒲公英’志愿者服务活动最有价值的收获。”

  杨灏源,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二年级,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微笑,用温柔而清脆的嗓音引导着观众文明参观。在博物馆门口,他耐心地提醒入馆游客刷身份证,遇到没带身份证的游客,他会微笑着指引游客扫码进馆。

  展厅内,他时刻关注着观众的行为,一旦发现有小朋友有不文明的举动,会赶紧走上前去,用友好的方式制止,并轻声教导他们要爱护文物、文明观展。他那认真负责的态度,就像一个守护宝藏的卫士,让每一件文物都能在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展示它们独特的魅力。

  在展厅的过道上,他看到一位老奶奶不小心摔倒了,便连忙跑过去将她扶起,关切地询问她有没有受伤。老奶奶感激地看着他,笑着说:“谢谢你,小朋友,你是这里的志愿者吧,真是个好孩子!”杨灏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您如果不方便的话,我可以帮您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就这样,在杨灏源的搀扶下,老奶奶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安置好老人后,他又迅速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继续引导观众。

  “虽然每天的工作让我也感到有些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喜悦和满足。”杨灏源由衷地表示:“看着观众们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展厅,我就知道,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在这个春节,我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为文化传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美好。相信,这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实际上,还有很多像余羿辰、杨灏源这样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优秀志愿者们,也都在春节全力投入到了志愿者工作中。从最初的满心胆怯到如今的自信满满,他们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成长。他们用温暖的笑容、专业的讲解和对文化的敬畏之情,为每一位观众提供着优质的服务。

  春节期间,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兰州市博物馆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践行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影响了更多的人成为了“博物馆里的文化使者”。无论是面对好奇的小朋友,还是对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观众,他们都能耐心解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见解,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将文化知识和文明礼仪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接下来,兰州市博物馆还将继续以志愿服务为驱动,进一步深挖历史文化,创新展览形式,从文物讲解到文化传播,将古老文明转化为大众易懂的知识,用文化力量温暖人心,努力让“蒲公英”志愿者成为文化传承与社会关怀的闪亮名片。(兰州日报)